【妇幼心理课堂】心理咨询那些事

发布时间:2021-07-26
    心理咨询室里,当咨询师带着一份尊重、关爱、理解和接纳开始倾听来访者人生故事的时候,被焦虑、紧张、恐惧、抑郁、失眠等痛苦折磨下的一张张面孔,迫切想改变这一切。不能上学的孩子的母亲说,“你想办法让她上学吧”,“给我个办法,让我快点摆脱现在的状况……

    “给办法”“快点解决问题”,是坐在咨询室里的来访者经常会有的诉求。面对这样的问题,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我也会摇摇头,“我不懂,我也不知道怎样更好,我没办法……”

      真的是不知道。一个人进入咨询室,刚讲了十几分钟,就问:这种情况,该怎么办?——我真不知道。十几年、二十几年的人生,你跟我讲了几分钟,我刚开始认识你,就能理解并指导你的人生,那真是神奇。

    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一个人之所以这个时候遇到这个问题,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很多年里积累下来的一些信念、习惯、思维模式、伤害性事件等的综合影响。过去很多年的时间,逐步积淀下来的负面情绪,不合理的信念和不理性的看待问题的角度,怎么可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呢?

      心理咨询大多时候是听,而不是讲。来访者出钱,咨询师愿意听,然后去理解。在这里,来访者是主角。但很多人花钱,就是想听建议,希望咨询师全能地帮助解决问题,改变当下的现状。尤其是很多人希望通过一次咨询就能解决问题,这真是一个过高的期待。其实,这是一种对咨询师的理想化。

      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,动态的过程,所以很难立竿见影。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信任、爱、接纳和包容,用比较长的时间跟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,形成合作联盟,这个关系本身才是来访者得到成长的最佳资源。

      通常来说,第一次心理咨询能起到的作用,也只是咨询师了解了来访者,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估。比如,来访者是否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;咨询师的能力能否帮助到对方;如果不能,如何转介;如果可以,探讨下一步的咨询方向和咨询目标;来访者也在第一次评估是否可以选择信任这个咨询师,是否愿意让她(他)陪自己走一程。

      准确地说,第一次是一个初访接待,咨询还没正式开始。如果双方都认可,接下来约定第二次的咨询。在咨询中,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有机会坐下来,平心静气地梳理自己,检查自己的思维模式,检查自己的信念系统,同时学习如何为自己负责,学习如何准确地沟通,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……,这样一来,就是一段长足的、循序渐进地“心”的旅程。

      咨询过程是从了解问题发生、发展的过程、经历的重要事件,再看到周围的人际关系、支持系统等,认清认知、情绪、行为反应模式,看到问题,确定咨询目标,进行治疗性谈话,再检视调整,再治疗性会谈,结束咨询。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可能三个月、六个月,也可能以年计,甚至三年、五年,或者更长。

      从拨开表层迷雾,逐步让心理的真相显露,来访者带着对自己的了解和觉察,愿意做出一些改变,并让这份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持久。这样的咨询过程,除了需要亲密的咨访关系作为坚实基础,更需要来访者作为主角,愿意与咨询师配合,并在来自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资源帮助下,让改变得以发生并巩固。 

      通过心理咨询,让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体验到幸福和满足感,感受到充实和温暖,有力量面对外界的变化,这是咨访双方都想实现的目标。为此,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,让成长慢慢发生!这值得期待,更值得投入时间!

  • 附件下载: